您好!
| 新闻动态
3D打印技术“被迫出战”,患者转危为安!
发布时间:2021-04-24

1619487308117679.jpg

孙某,女,55岁。入院前4小时劳作时突然出现头晕、恶心、呕吐,伴左侧肢体活动不灵,无法起身。在家卧床休息后未见缓解,来我院就诊。

来院时,孙某神志清楚,言语流利,头CT检查为右侧基底节区出血,出血量约为77ml。诊断为“脑出血”,收入神经外科。

由于患者为急性动态起病,出血量较大,石扬主任建议做开颅手术,否则患者可能会因颅内再次出血或短时间内脑水肿加重出现脑疝,危及生命,但因经济原因,家属拒绝手术。

次日,患者脑水肿较前加重,意识较前变差,昏睡状态,而且出现瞳孔不等大,脑疝形成,随时可能死亡。石扬主任再次建议开颅实施颅内血肿清除术+去骨瓣减压术。对比了手术费用后,家属要求做微创手术。

“患者当时出血时间较短,颅内血肿大部分为血凝块,并不适合做微创,而且现在脑疝形成,微创手术如果不能清除全部血肿,术后很可能会因脑水肿所致颅内压增高,加大死亡风险,到那时还是需要开颅手术。但考虑病情危急和家属难处,我们决定冒险为患者做3D打印引导下血肿穿刺引流术。好在3D打印技术定位精准,术中抽出暗红色血液约35毫升。术后当天,患者意识清醒,精神状态良好,无明显不适症状。血肿腔引流管引流出暗红色血性液体20ml,脑疝解除,患者双侧瞳孔等大同圆,脱离了生命危险。这个患者还是很幸运的。”石扬主任介绍说。

术后第2天,复查头颅CT,患者中线明显恢复,残余血肿10毫升左右。拔管后残余血肿4毫升左右。目前,患者恢复良好,继续住院治疗。